《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神片終於正式年滿 20 歲,許多人應該和我如出一轍,從認識電影以來至今複習過千千萬萬次,因此早已毋須多言。兩位演員也在今年交出生涯代表作之一,Edward Norton 自製自導自演《布魯克林孤兒》再創巔峰,在特柳賴德與多倫多影展開出 IMDb 九分的亮眼成績,而 Brad Pitt 更帶來《從前,有個好萊塢》與《星際救援》兩部備受矚目的年度鉅獻,特別是《從前,有個好萊塢》,最後十幾分鐘的 Cliff Booth 彷彿泰勒重新上身,歲月磨去了稜角、加深了皺紋,那一瞬間卻絲毫不減當年的狠勁與風采。
在諾頓生日時貼上布萊德彼特的照片,在布萊德彼特生日時挑張諾頓的特寫,此生玩不膩的電影梗每年約略都會重複兩次,這就是一部獨一無二的電影所能帶來的無遠弗屆之巨大影響力。首度觀賞完《鬥陣俱樂部》時似乎打開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視野,被歸類為厭世代表作也好,唯恐天下不亂也罷,彷彿印證《攻敵必救》一句,憤世嫉俗一詞是給過分天真的人來炫耀自己有多世故。
其實這部電影在一開始打算交由後來《派特的幸福劇本》的 David O. Russell 執導,但讀完原著後卻對這個故事感到一知半解,反倒是當年的大衛芬奇,第一眼便愛不釋手,他表示,那時正逢三字頭歲數的後期,讀到這本書彷彿無法抗拒的聲聲召喚,作者 Chuck Palahniuk 談論的是一種對社會不滿、無能為力而引發的特殊憤怒:我們慣於安逸太久,我們必須憑著自己的力量全力衝刺出下一次的演化,卻很容易因嚐到一點甜頭而前功盡棄。
非常同意之前厭世姬說過的一句話,成功有很多面向,正能量就是把成功的面向變得非常單一。這個世界人人都想把成功簡單化甚至公式化,好像指標人物之所以有今天一定是源自於什麼不為人知的秘訣或捷徑,只要複製套用便能有所依循,雖然人生與命運沒有太過複雜亦非如此直觀,如果每個人都一樣那這世界也不會這麼多紛擾。
無論工作、存款、汽車、衣服、皮夾都無法代表任何一個人,我們皆非什麼特別的存在,更不是獨一無二的美麗雪花,生命最終都會殊途同歸,厭世心態作祟時,泰勒這段話總會在心裡跑過千萬遍,每每都告訴自己,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可能上天把最好的安排留到壓軸,抑或是,打從最初祂就不知道更不想知道我們的存在,那更好,就走自己的路吧。
「你必須假設上帝可能不愛你的,他從來沒想要創造你,更可能他還討厭你,但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事,我們也不需要他,如果我們都是被上帝拋棄的孩子,那就隨他去吧。」
You have to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that God does not like you. He never wanted you. In all probability, he hates you. This is not the worst thing that can happen. We don't need him. If we are God's unwanted children, so be it.
─ ─ Tyler Durde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0萬的網紅Phê Phi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view phim AD ASTRA (Giải Mã Bí Ẩn Ngân Hà) ? Hé lộ PHẢN DIỆN THE BATMAN 2021? | JOKER bị báo giới CÔNG KÍCH!: https://youtu.be/w5yR6Id6K9I ? LÝ TIỂ...
「fight club imdb」的推薦目錄:
fight club imdb 在 陳銳 Facebook 八卦
《Fight Club》-泰勒與瑪拉的戰爭
迷戀郵寄傢俬的主角(Edward Norton演)擁有穩定的工作,還住在高級公寓裡。本來看似美滿的生活郤存在著一個小問題,他「睡不了」,已經不知道是第幾個夜晚。一切的醫生和藥物都幫助不到他。為解救這個麻煩,他裝病潛入各式各樣「分享會」,藉在「病友」身上喊泣來發洩。可惜好境不常,同樣裝病的女子Marla闖入他的世界。他害怕被裝病的事實被同為冒牌貨的她揭穿,於是又回到失眠之中。
後來一次旅行中遇上肥皂商人Tyler Durden,碰巧公寓被炸。當晚,他與Tyler在酒吧外赤手空拳打起來,雖然混身瘀傷,但從中感到莫名的痛快,讓他們成立了「Fight Club」。
──以下劇情重度爆雷,觀看前自行參酌──
最後在Tyler失蹤後,主角才慢慢意識到,Tyler只不過是他的幻想,他對現實生活不滿的投射。不過又有沒有想過Marla也是他的另一個投射?
Marla第一次出現在「裝病分享會」中,他們同是「裝病」的人,反映著主角對這行為的不安。而在分享會中,主角在冥想中出現過一隻企鵝,告訴他”Slide”,後來這個心理投射直接變成Marla。如果說Tyler是主角的惡,Marla就是相反的善。
・
那麼我們以Marla是主角對善的投射來看,情節就變得合理起來。主角在公寓燒毀後,除了與Tyler同住外,也有時住在爛公寓裡。對生活的不安令他想自殺,最後是強悍的自己(Tyler)救了懦弱的自己(Marla)。後來Tyler與Marla的性愛只是主角的自慰(性沒有分惡善?)。當中最有信服力的一點是,Tyler與Marla不會同時現身,主角也提過他們好像不和的父母一樣。但他們是善惡兩邊,走在一起時只會發生沖突。這也是在中段趕走她之後,主角越來越像Tyler的原因。
・
Marla並不是甚麼優雅的角色,反倒是個很不堪的女人,主角的善良只是醜陋的善。但每次當主角受良心責備之時,她也會出現(分享會及大破壞行動)。如果以這樣來看,《Fight》就是Tyler與Marla的戰爭,主角的內心掙扎。可惜還是惡(Tyler)較為強大,讓大破壞行動走到最後。
・
“You met me at a very strange time in my life.”
主角最後的一句話,最後與自己醜陋的善良牽著手看世界的破壞,然後又重來一次。
p.s. 可能你沒有留意,但主角在電影裡是沒有名字的,連IMDb裡都只是稱為「The Narrator」(解說者),他可以是Tyler Durden,可以是Marla Singer,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或者這樣問,你認為電影裡有人是真實的嗎?
(Fight Club, 1999)
#film #movie #moviewordd #fightclub #鬥陣俱樂部 # #電影 #對白 #電影文字 #陳銳
fight club imdb 在 偽文青。日旅。諸相。 Facebook 八卦
先前PO的IMDB精選了25年來必看的經典電影,但有些經典實在是太經典,一般人應該會看不下去,所以以下是我刪減後推薦較容易看懂的16部觀影名單!
2014:《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2013:《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2011:《逆轉人生》(Intouchables)
2010:《全面啟動》(Inception)
2009:《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
2008:《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2006:《神鬼無間》(The Departed)
2004:《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0:《記憶拼圖》(Memento)
1999:《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1998:《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
1997:《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1995:《火線追緝令》(Se7en)
1994:《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3:《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1:《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fight club imdb 在 Phê Phim Youtube 的評價
Review phim AD ASTRA (Giải Mã Bí Ẩn Ngân Hà)
? Hé lộ PHẢN DIỆN THE BATMAN 2021? | JOKER bị báo giới CÔNG KÍCH!: https://youtu.be/w5yR6Id6K9I
? LÝ TIỂU LONG: HUYỀN THOẠI VÕ THUẬT: https://youtu.be/GKiI0RNQuKs
? 13 REASONS WHY: Cái chết là lối thoát?: https://youtu.be/LT80byrM2KU
? Fight Club: THẾ NÀO MỚI LÀ THỰC SỰ SỐNG?: https://youtu.be/rXQoH6Vdp0U
? Review phim Na Tra: Ma Đồng Giáng Thế: https://youtu.be/Jq3QO2o-JLE

fight club imdb 在 Fight Club (1999) - IMDb - Pinterest 的八卦
This is a portrait of Marla Singer from the cult classic film Fight Club, starring Helena Bonham Carter, Edward Norton, and Brad Pitt. This is inspired by the ... ... <看更多>